各种各样的玩具和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一起,“童伴妈妈”们正在组织孩子们一起游戏、阅读、绘画。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乐平市每一个“童伴之家”里。
2019年5月,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与省慈善总会合作开展的江西“童伴妈妈”项目正式落户乐平。自此,该市秉持着“一个人(童伴妈妈)、一个家(童伴之家)、一条纽带”的理念,积极探索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建设,让孩子们在成长路上“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孤单有人陪”,形成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新模式。
提升服务能力
“项目办根据项目阶段性工作目标定期召开童伴妈妈工作例会。例会对前期工作进行回顾,包括童伴妈妈汇报个人工作情况,向大家展示自己在儿童家访、童伴之家管理和开展活动方面的好的做法,并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据乐平市委政法委相关人员介绍,在日常工作中,“童伴妈妈”项目办也十分注重业务学习交流,以此提高工作管理水平。
据介绍,项目办根据工作内容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包括学习儿童福利政策、急救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入户家访和儿童?;?、童伴之家打造管理、主题活动策划设计、项目宣传等类别的知识。为了使培训更加具有实操性,选择部分童伴之家开展了数次实地交流培训,现场观摩童伴之家管理和学习好的管理经验,策划并实施主题活动。
凝聚社会力量
今年元宵节前夕,“童伴妈妈”项目办联合市摄影协会、美术协会、音舞协会、书法协会等组织的20多名党员文艺志愿者走进童伴之家,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 筑梦美好未来”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疃校囊罩驹刚吒葑陨硖爻は蚝⒆用谴诨婊?、书法、舞蹈知识,并为他们拍摄全家福,记录下家庭团聚的幸福时刻。活动结束前,文艺志愿者还向孩子们赠送了书包文具。
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的关注,“童伴妈妈”项目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目前该项目已在乐平市的15个村实施,覆盖儿童1万余名儿童,惠及留守儿童3336人、困境儿童290人、其中孤儿7人、大病儿童16人、残疾儿童59人。项目开展期间,“童伴之家”累计开放17000余小时,开展日?;疃?200余次,主题活动200余次。
江西文明实践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文明实践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文明实践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文明实践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文明实践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江西文明实践网 电话:0791-86847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