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为引导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增强对自身所肩负的时代责任的深刻认识,近期,南昌航空大学紧扣“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组织开展了202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围绕理论普及、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发展成就、民族团结等主题组建21支团队,分赴赣州、上饶、萍乡、抚州、景德镇、宜春等地开展传承航空文化、童心港湾、青马工程骨干实践、推普行动、扬帆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云支教等专项活动。
传承航空文化,弘扬报国精神
社会实践队来到横峰县葛源镇溪畈村、宜黄县龙井村、浮梁县臧湾乡,借助丰富的实物、模型、视频、图片、文字素材,生动科普航空知识,传播航空文化,培植航空报国精神。在四面环山的方志敏希望小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队员们从“东方红”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讲起,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我国航空事业的辉煌成就,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航空梦想的种子。在动手学习并组装光学转盘、发动机曲轴后,队员们指导示范,鼓励同学们利用可乐瓶、泡沫板、卡纸等工具制作“水火箭”,开展制作大比拼活动。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文化宣讲队为三阳镇中心小学带去了航模以及价值1万元的各类书籍,并进行航模表演及手工模型制作,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航空文化科普课。
童心港湾揭牌,关爱留守儿童
社会实践队分赴鹤城镇排上村、梅岭镇中心小学等“童心港湾”建设基地开展实践,副校长熊震宇为鹤城镇排上村“童心港湾”揭牌。80多位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特长,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陪伴、学业辅导、自护教育、励志教育、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增强留守儿童童心向党、家乡有我的精神力量和社会责任心,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其中,信息工程学院“夏乡信歌”团队的队员们到仙三都村小学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暑期安全防溺水教育,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实践队到达梅岭学校,为同学们开展礼仪风采、礼仪知识课堂教学。
追寻红色足迹,淬炼青春力量
一张张照片、一幅幅画面,都记录着“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英勇威武、视死如归的崇高理想和不屈灵魂。社会实践队通过参观红色旧址、寻访英烈后辈、讲述红色故事、举行红色歌曲大合唱、重温入党(团)誓词、畅谈心得体会等形式,进一步坚定信念、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外国语学院实践队到玉山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和纪念碑、清贫园等红色文化基地,聆听英雄们的光辉事迹。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实地瞻仰瑞金、宁都和于都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中华苏维埃纪念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等红色展馆和革命旧址,重温革命历史。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实践队走访了甘祖昌事迹陈列馆、甘祖昌故居、莲花一支枪纪念馆、秋收起义行军会议旧址、高滩乡王佐支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等地,在红色故事中传承革命精神。
推普助力乡村,践行民族团结
社会实践队聚焦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聚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较弱的学前儿童、中小学生等人群,开展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实践活动。文法学院实践队来到葛溪乡雷兰民族小学,播音主持专业吴放同学生动地为小朋友们讲解发音学的知识和技巧,并带领同学们诵读《可爱的中国》。在民族风俗交流互动环节,新疆哈萨克族学生米娜尔为小朋友们表演了民族舞蹈,还一起跳起了当地的特色竹竿舞,践行“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理念。体育学院实践队到婺源思口镇,进行中小学普通话推广活动,为全校六百多名小学生授课,让更多小朋友贴近普通话,感受语言魅力。
青马服务基层,一起云端支教
学?!昂酱笥⒉拧贝笱歉膳嘌蛋嘣谑钇诨故导疃?、强国志转化成生动的报国行,学员们赴各地社区(村)开展为期1个月左右的实践锻炼,主动到艰苦复杂的地方磨炼意志、提升本领。学员们以岗位实践、团队服务、考察交流等形式,或深入企业一线,立足岗位勤奋学习,在历练中提升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或奔走于社区基层一线,助力社区工作,在服务中探寻青春力量。来自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聂吴靓洁同学通过参加当地生态环境局实践工作,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对污染企业的实地考察与研究,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在正在开展的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一起云支教”专项活动中,学校共有来自12个学院的71名志愿者参与?;疃谌莅ㄅ惆橹行⊙黄鸲潦?、运动、上课、品读红色故事。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将呈现读书心得、运动打卡记录、“喜迎二十大”作品等。
2022年夏天,南昌航空大学青年学子带着满腔热血,走向最基层,走向第一线,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青春力量。实践结束后,学校将第一时间开展“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专项分享会、学思践悟日记、短视频展播等,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