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各城市凤楼信息_附近100元一次去她家玩,快餐100微信,大学生空降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江西省文明实践>> 正文                              查看更多>>
上栗县开展端午系列文明实践活动
江西省文明实践   2025-06-04 09:09:31  编辑:陈晗子 作者:佚名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日,萍乡市上栗县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我们的节日 端午”系列文明实践活动。

  上栗县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端午龙舟赛在栗水河开桨。15支龙舟队依次展开双舸争流,弄潮挥桨、竞渡争锋、追击、逆转、冲刺,精彩场面接连不断,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从水面传递到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团县委联合县妇联、金山镇团委、县禁毒志愿者协会在金山镇中心小学开展“粽”享六一与爱“童”行童伴妈妈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主题活动。孩子们化身“小小文化传承人”,娓娓道来端午节的起源与习俗,或动情讲述屈原等历史人物的爱国故事,让现场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书香气息。同时,来自县禁毒志愿者协会的专业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禁毒知识宣讲,志愿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如何识别和拒绝毒品诱惑。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积极提问,在互动中有效提升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上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上栗镇中心小学开展“童趣六一粽享端午”主题活动。学生们一同来到上栗镇泉塘村印染坊开展手工制作,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龙舟挂件制作流程并进行示范,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绘制图案,裁剪花样,最终,大家都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手工作品,并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端午节日氛围。

  桐木镇蕉源村院霞洞自然村炊烟袅袅,一场“粽叶飘香,邻里守望”包粽子比赛正火热上演。24位巧手村民展开比拼,箬叶卷成斗,糯米裹着豆,棉线绕指柔……大家你追我赶,尽情享受着比赛带来的畅快和乐趣。当晚,志愿者们将“爱心粽”逐一分装,挨家挨户送给院霞洞自然村的每户人家,让这份承载着邻里温情的节日礼物,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绵长的乡愁。

  金山镇龙泉村与新杨村联合举办“迎端午 包粽子”比赛活动。活动现场,糯米、粽叶、红枣、红豆等食材整齐摆放,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参赛村民用灵巧的双手折粽叶、填糯米、裹馅料、扎棉线……动作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只只棱角分明、精致饱满的粽子便摆满桌面。

  粽叶飘香时节,长平乡狮形村端午民俗活动正火热进行中,粽子蘸着辣酱,参赛村民在现场观众的加油声中,边呼气边大快朵颐,誓要决个高下。这场端午民俗活动还包含了包粽子比赛,包好的粽子则由志愿者送到了当地的孤寡老人手中,为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温暖的关怀。

  东源乡东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上栗富民村镇银行开展“粽香暖邻里村情聚人心”包粽子比赛活动?;疃碧?,东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热闹非凡,30名参赛村民早早抵达现场?!?、2、1——开始!”随着哨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参赛者们全神贯注、手法娴熟,围观群众加油助威,现场弥漫着浓郁的粽香与热烈的竞赛氛围?;疃崾?,东源村委会工作人员带着比赛包好的粽子,走访慰问独居老人和困难群众,把节日的温暖与关怀送到他们手中。

  鸡冠山乡志愿服务站恢柳村服务队联合横下村舞蹈队、恢柳村舞蹈队、三陇村葫芦丝队走进鸡冠山乡敬老院,开展“乐舞传爱心,情系夕阳红”主题慰问活动。志愿者们用精彩的文艺演出和暖心的陪伴,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祝福与关怀,让敬老院洋溢着温馨与欢乐。

  杨岐乡关上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内一片欢声笑语,60余名志愿者和村民齐聚一堂,大家手法娴熟,捋粽叶、填糯米、封口捆扎,一气呵成。随着一锅锅粽子下锅,幸福院厨房飘出阵阵粽香。包好的3000个粽子分批送往全乡16个村(社区)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家中,用粽香传递节日温暖。

来源:江西手机报
相关新闻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4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