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抚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抚蓝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临川区消防救援大队紧扣“365”消防服务不打烊工作体制,将灭火救援、火灾防控、为民服务融入血脉,将红心铸魂、蓝盾智治、白翼救援、金哨预警、绿萌服务、橙色联动嵌入肌理,将全天候响应、全领域覆盖、全过程服务、全要素保障、全社会协同刻入行动,以支队党建品牌理念为“指挥棒”,推动大队工作全维度迭代进阶,在灭火救援、火灾防控、为民服务中交出基层消防治理的“临川答卷”。 搭建党群连心桥 绘就党建联建同心圆 紧扣支队“搭建党群连心桥”部署,该大队以“红心铸魂”为引领,不断深化“党建+”融入基层消防治理体系的方式方法。构建“1+N”党建联盟架构体系,与市委党校、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市司法局、赣东学院、抚州农商银行、区红十字会等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在临川区赣东大道专职队服务点和万象新城微型消防站建设“抚蓝先锋站”,安排人员驻点开展消防宣传、便民服务、防火巡查、流动执勤等活动。选派专职队站负责人到辖区社区兼任党支部委员做好消防安全指导,以“橙色联动”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将“全社会协同”承诺落到实处。 开设服务直通车 跑出暖心志愿加速度 对标支队“开设服务直通车”要求,大队以“绿萌服务”为核心,持续擦亮为民服务本色。在“抚蓝先锋站”设立党员服务点、张贴党员联系卡,定期派员深入社区、小区、企业倾听群众诉求。建成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消防”站点,24小时不间断为群众免费提供充电、送水、借伞等服务,成为来往行人的歇脚点、环卫工人和新业态群体人员的休息室。对网约家政人员进行消防培训,让每一名网约家政人员成为守护千家万户的消防志愿者。连续4年联合区十三小、区青少年宫开展“火焰蓝·红领巾·手拉手”和暑期消防夏令营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当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与时光益站联合会党支部共同打造“义耆消防
精准护老”志愿服务项目,让“银发族”在“火焰蓝”的庇护下乐享“夕阳红”,消防员也被邻里乡亲当作最可靠的人。 打造宣传前沿站 奏响安全文化最强音 融合支队“打造宣传前沿站”思路,大队以“金哨预警”为引擎,将临川篾编、戏曲等元素融入消防宣教,创作《消防安全不戏说》《平安校园》等作品。在文昌里打造全国首个集剧本演绎、互动体验、警示教育、历史展陈等于一体的消防XR体验馆,开展“消防夜市”“流动直播”活动15场次,覆盖群众5万余人。常态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和“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组织火焰蓝讲师团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和上门授课疏散演练活动,组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训会8场,培养逾千名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明白人”以及6000余名“准消防员”。 锻造应急先锋队 锤炼灭火救援硬本领 践行支队“锻造救援先锋队”使命,大队以“白翼救援”为准则,不断优化完善力量配置,坚持“力量跟着任务走、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基本要求,成立“一部六组”组织机构,明确各组职责任务,实现应急响应与力量调配的科学化、??榛俗?。在“国庆”等安保工作中成立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坚持把“救人第一”理念贯穿战斗任务始终,大力强化实训基地和真烟真火设施运用,密集开展“供得上、攻得进、升得起、救得出”专项训练,先后轮训队员300余人次。推荐指战员参加各类专项培训40余人次,分类制作360°全景作战预案和信息卡160余家,与应急、住建、供水、供电等党建联盟单位签订联动协议10余份。 织密平安护盾网 构建群防群治新格局 落实支队“织密平安防护网”要求,大队以“蓝盾智治”为导向,提请区委将消防工作纳入临川区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整合城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多个网格资源,建强以党员为骨干的基层消防治理队伍。组建9支党员巡查队,联合5000余名社区网格员、时光益站联合会消防志愿者对“九小”场所、老旧小区、大型商超、公众聚集场所等进行消防巡查和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上顿渡章舍新村和马家山商业广场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改,指派专人驻点开展消防安全本质提升行动,推广“智能感烟探测器、简易喷淋、基本灭火器材、防火分隔”和消防安全培训等“4+1”措施。 近年来,在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该大队被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和江西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赣东大道政府专职队被国家消防救援局评为“执勤训练工作先进政府专职队”,多次获得“年度优秀班子”“年度先进大队”和“三星级安全工作星级大队”等荣誉。下一步,临川区消防救援大队将以党建为引领之笔、以“365”体系为治理之纲,在织密基层安全网络中凝聚协同合力,当好城市安全的忠诚“守夜人”、群众身边的暖心“贴心人”。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