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一个充满了温暖与感动的名字,许许多多的爱心人士以志愿者的名义聚集在一起,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奉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新余的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近年来,新余市志愿服务工作以打造“新余有爱”品牌为引领,以建立志愿服务组织体系、队伍体系和活动体系为主线,不断扩大志愿服务工作覆盖面,拓展志愿服务工作领域,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实效性,逐步在全市营造了支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氛围。
如今,走在交通干道,你时??梢钥吹酵反餍『烀?、身穿红背心的志愿者协助疏导交通;在献血车旁,有志愿者们踊跃排队的身影;在敬老院,志愿者为老人包饺子,和老人拉家?!髦中问降闹驹阜窕疃谟孱源蟮厝缁鹑巛钡卣箍掠啻蛟斐梢蛔驹钢?、爱心之城、文明之城。
雷锋叔叔有了“新余户口”
5月14日,新余市总工会组织新钢集团公司技术人员在渝水区双凤楼社区开展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社区居民焊补脸盆5个、修理小家电20余件、磨菜刀30余把,服务社区居民200余人,居民李大爷半开玩笑地说:“雷锋叔叔有‘新余户口’喽!”
李大爷的话道出了该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正朝着长期化、常态化方向发展。以往,学雷锋活动大多仅仅集中在3月,有人戏称“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活动。5月28日,来自农工党新余市委会的志愿者们带着乒乓球桌、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拍等体育器材走进分宜县德仁苑,为那里的孩子送去“六一”的祝福和问候;5月31日,60余名红十字老年介护志愿者来到两个老年介护实践教学基地包饺子,与老人们共庆端午;五一期间,12名志愿者在渝水区百丈峰景区为游客提供服务,同时保证百丈峰景区的干净整洁、预防火灾;新余市总工会每月组织2至3个单位到各社区开展一些贴近居民生活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
我们在新余市文明办看到了一份《志愿服务活动装备借还表》,从今年3月份以来,几乎每隔两天都有单位因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到文明办借衣服和帽子?!爸驹阜翊痈慊疃涑L?,这种变化令人欣喜?!笔形拿靼旄涸鹑吮硎?,“有计划、有组织、有内容的志愿者行动让爱心行为不再流于表面、局限于一时一地。 ”
志愿服务活动不但日趋常态化,而且涵盖非常广泛。围绕创建文明城市等活动,全市开展了文明交通、文明劝导、文明帮建等志愿服务活动;红十字会开展了以“三救三献”(救灾备灾、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妇联系统在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家政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部门开展了以“关爱生命、文明乘车”、“关爱留守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团委部门组织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民政部门在社区开展关爱社区弱势群体志愿服务活动;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主要开展了捐资助学、敬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充分考虑到各类群众的切身需求,形成“千树繁花”的志愿服务格局。
做志愿者是一件“光荣的事”
5月17日,郭柳松女士一家三口途经城北广场,看到市文明办正在那里招幕“净山净水,文明旅游”志愿者,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志愿者行列,并把爱人也拉了进来。本来想让孩子也参加,因为马上面临高考就算了。事后,郭女士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记者说,“我觉得做志愿者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虽然无偿献血将近20次了,但一直没有加入‘组织’。所以,这次看到招募,我马上就报名。新余森林覆盖率很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ば掠嗟摹谭巍!?/P>
“当志愿者是一件光荣的事,我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闭獯砹诵掠嗳说男纳?。在新余,有孝女黎珍感动全城,全城千条祝福送上温情;有全城动员为小骏億圆警察梦的动人故事;有被称为“新余雷锋哥”、“刘三好”(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的刘师民;有身患肺癌决定捐眼角膜,追影一生愿把光明留人间的摄影家王金明;有感动汶川、玉树灾区的新时代“阿凡提”——全国红十字会终身志愿者曾凡娣……
来自各行各业、充满爱心的志愿者,汇聚成“新余有爱”的群体,演绎出一个个感人的爱心故事。不仅如此,新余志愿者的人数每天都在增加,目前全市约有5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城乡社区。在2012年建立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协会)的基础上,该市在218个单位建立志愿服务队,基本形成了志愿服务总队、机关单位志愿服务队、社区等基层志愿服务队、民间志愿服务队为脉络的全市志愿服务组织框架,服务领域涉及文明劝导、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关注留守儿童、医疗救护、环境?;さ确矫?。
志愿服务的精神需要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弘扬。为此,新余市建立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或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且表现突出者;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提拔任用干部时,可优先考虑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建立志愿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评选考核的重要内容和指标。对优秀志愿者给予奖励,并大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浓厚氛围。
当好志愿者的“娘家人”
去年12月,在一次志愿者的座谈会上,来自珠珊镇的机关干部胡武鸣提出新余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但是力量没有聚合,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整合志愿者资源,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志愿者服务综合平台,通过平台指导志愿者服务。这个想法在今年得到了实现。
点开“江西志愿服务网”新余频道,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活动公示、志愿者招募等栏目使新余志愿服务开展情况一目了然。新余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称。“这是今年3月份充实更新的内容,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作为志愿者交流平台,具有志愿者注册管理、沟通交流、服务信息供需对接以及志愿服务工作宣传展示的功能,基本实现全市志愿服务的信息化管理?!?/P>
除网络平台之外,该市还积极打造志愿服务阵地,当好志愿者的“娘家人”。目前,位于北湖西路的“新余市志愿服务中心”正在紧张装修中,中心面积约200平方米,预计8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主阵地,为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和信息交流等服务。此外,还将在城区广场、公园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一批志愿服务站;依托博物馆、图书馆、群艺馆、养老院、福利院等公益单位创建一批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免费为志愿组织和志愿者提供活动平台。
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市计划通过2~3年的努力,在全市建立覆盖城乡的志愿服务组织,努力打造“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支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浓厚氛围,形成“政府引导、各方参与、服务多元、组织健全、活动规范”的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市志愿者保有人数占全市城区常住人口总数10%以上,实现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普及化、常态化。新余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市开展‘结对认亲’‘邻里守望’‘净山净水’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推行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志愿服务交流培训,在全社会形成奉献爱心、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风气,使‘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成为新余的又一张‘城市名片’?!?nbsp;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