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自古有之,只是中外、古今有所不同,但都是指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不计名利与得失,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人。以己之所能,合力参与志愿活动,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机制。近年来,吉安市泰和县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志愿服务推进社会工作行稳致远。
坚守“崇德向善”真谛原理,健全坚实有力的志愿服务,彰显乡村价值底色。
“用心处理都不是事?!闭馐鞘屑队判阃裨绷跸懔枪以谛耐返囊痪浠啊T谔┖拖啬舷缬姓庋蝗杭萌醴銮阒?,这样一张志愿服务“大网”。为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南溪乡除乡、村、组党员干部齐心发力之外,还将当地“五老”人员、“乡贤”代表、爱心人士纳入“网格”队伍,充实调解力量。2019年以来通过志愿者组织活动3000余次,协助处理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志愿者活跃度位于全县前列,建立起“复杂纠纷一站调+行业纠纷专业调+基层纠纷网格调+远程纠纷线上调”的“四调联动”“网格+志愿服务”新路子,荣获新时代“枫桥经验”吉安市实践先进典型。
“江南都江堰”,千年槎滩陂,禾市人民深受周矩家训家规熏陶,民风向上向善、明德近仁?!敖磬锇锿拧笔?024年9月禾市镇江北村,一群热衷于参与村内事务的爱心大姐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在村“两委”的牵头引领下,今后将充分利用自身人员熟、地域熟、情况熟等优势,为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注入“半边天”力量。为关爱辖区学子健康成长,减轻邻里家庭负担,作为“90后”的禾市镇院垅村党支部书记张伟东,连续三年引领“返乡”大学生开设暑期公益志愿活动,动员乡贤成立教育基金会发放奖学金。禾市好人之风蔚然成风,志愿之花遍地开花,成就江西省文明村镇、平安江西示范乡镇,三组先进典型入选江西省移风易俗”五个100”先进典型。
践行“仁爱为民”题中要义,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尽显经济发展亮色。
“国家将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方面提供更多的政策红利,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力度更大……”在江西美硕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工前一刻钟”现场,“吉先锋”党旗红志愿者周红梅正在对企业员工进行宣讲。因地制宜,才能百花齐放,泰和县社会工作部成立以来,注重发挥组织动员优势,引导、支持和组织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所属党员、干部和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将授课现场设在厂区门口、车间走道,志愿者以“拉家?!薄俺断刑臁钡姆绞剑LばУ目鼓诤岣?、形式多样的普惠志愿服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倡导“仁爱为民”核心理念。
红色是吉安最鲜亮的底色,近年来,泰和县聚焦混合所有制企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实际,精心打造“吉先锋·泰企红”党建志愿品牌,构建“1+1+N”组织体系,选优配强47名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派驻37名党建指导员,设立党员志愿示范岗80余个,划定党员志愿责任区29个,推动非公党建由“两张皮”向“一股绳”转变,为开创泰和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先后获评全省开放型经济优胜单位、商会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四好”商会。
志愿服务不是一次热心、一时热烈,要让志愿精神持续闪光发亮,成为良好社会新风尚。结合场所空间和经费条件,泰和县鼓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开放公共资源,开通“公交专线”,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出行问题,辐射县域多小区各街道,为企业员工出行提供便捷与安全,为志愿服务开辟流动宣传新阵地;开设“周末托管室”,安排企业志愿者小组成员轮流看管在厂职工子女,解决职工子女放假期间看管陪护难问题,深化日常不断线、长流水志愿服务;提高了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职工心系公司、公司服务职工的“一条心、一盘棋、一家人”的良好局面。
遵循“义行乐举”精髓内涵,健全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凸显社会责任本色。
奉献爱心,人人可学,处处可为,然而能把小事杂事做好做细,才可见实水平真功夫,也更能彰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由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队伍组建的“康大夫来了”志愿服务队,共有成员475名,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送医下乡活动300余次,共服务群众近6万人次,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有效破解基层看病难、保健难等问题。该组织曾被中宣部等15部门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吉安市泰和县以“善仁义”为抓手,构建六大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由基地负责志愿组织培育、项目开发指导、志愿供需链接等,目前全县社会志愿服务组织7个,各职能单位组织建立志愿队伍10余个,累计实施志愿服务项目10000余次,服务群众40余万人,从社区到村组、从校园到企业、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村全面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覆盖各个领域,特别是今年在第十二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中国万水千帆赛、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大战大考中得到充分展现,志愿服务者的身影无处不在,为社会治理和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泰和社会工作行稳致远、“出圈出彩”。
江西志愿服务网版权声明 |
1.本网专稿栏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江西志愿服务网”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江西志愿服务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经本网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志愿服务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来源:×××”(非江西志愿服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的新闻信息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观点,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发布之后30日内同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